国内为何禁王阳明_王阳明的心学为何难被推广

王阳明的心学偏向唯心论,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唯物论不相符,以前不但没有推广,每每提及都是批评,都是反面教材。

王阳明的心学,核心在心。“格物致知,知行合一”,这四个字是王阳明给后人最大的启发!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,又说一个行者,只为世间有一种人,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,全不解思惟省察。也只是个冥行妄作。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是。

王阳明的心学,是把读书人从程朱理学“存天理、灭人欲”中解放出来,提出“人人皆可成为圣贤”的向内求的思想,打破大家一味盲目崇拜朱熹这个圣人的怪圈。而且,王阳明直接指出朱熹私自篡改《大学》这部经典,加上自己的解读,是错误的,而带来了很多问题。

王阳明提倡“知行合一”和“人人皆可成为圣贤”,而不必以程朱理学之是非为是非,不必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。以“觉民行道”代替“得君行道”,这是开启民智,但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不好的。

因为王阳明的学说十分的亮眼,所以,在当时他讲学的时候,听他课的人是人山人海的,他的这些学生中,就有在朝中做高官的,甚至是一些品级比他还要高的官。但是,因为王阳明的心学,是不能为当时统治阶级服务的,所以,他也就没有推崇起来。

1、文化存在断档

王阳明的心学即便在海外的影响很大,部分人的接受“前认知”欠缺,连国学的基本常识都没有,是根本理解不了,根植于本土文化的“心即理”、“知行合一”、“致良知”的学说的!

2、文化差异导致的“误读”

在教科书上,王阳明的心学被定性为“主观唯心主义”者,虽然有学者从道德论、量子论角度为他“平反洗白”的辩护,但过去教条粗放型的“破除迷信”导致的思维“固化”、定势、板结,即便一时的科学“再启蒙”也难以挽回。用科学“认识论”诘难心学是有问题的。心学是“形而上之道”,(西方)科学属于“形而下之器”,不在一个“维度”层次。心学之心“非唯心之心”,古代中国人对“心物先后”根本就不感兴趣,此为近代西方精神殖民“殖入”之命题。

3、当下许多人最关注的是物质生活、赚钱理财之道,心灵健康的成长只能靠后

即使有亲近国学的意愿,但每天为生计奔忙赚钱的逼迫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“真如铁”!

在工作之余,就需要放松,来点“实在有料”的,“口味”有点重也不妨,你看看抖音快手娱乐八卦多受欢迎。这就是当前部分演员为什么“走俏”受欢迎的原因了!

4、很难知行合一

王阳明的心学,核心在心。心是什么,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良知,很难有一个标准的程序化的可操作的纲领,千人千面,因人而异。但这个良知人人确实都有,如何被发现并且被用于工作、生活和修行,是一个难题。

王阳明的心学,要求静坐、顿悟的修行方式,如果不能合理的把握平衡,不能与行,也就是实践结合,很有可能流于空谈玄学或者佛家的不理世事。

许多人,自古以来搞训诂,玩文字义理的多,走出去践行的少,能从践行中发现新知的就更是少了。

5、心学标准如何界定

王阳明的心学,自身没有标准,主要靠自己去悟,这样,就产生了各执一词的情况,不仅如此,即使到现在,人们对“知行合一”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性的认识,怎么去广泛引起共识?

新馨女生网

扫一扫查看微信公众号